
“双11”,一个小创意为何能变成全球狂欢节?
2009年的一天,
在浙江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在讨论,怎么让刚成立的品牌更有名气。
有人提议,可以搞个促销的节日。选哪天呢?又有人提议,选在11月11日“光棍节”这天,“光棍们没事干,可以到网上买点东西。”
到了11月11日晚上,这几个人又聚在一起,一边吃火锅,一边猜测当天的交易额。结果,所有人都猜错了。没人敢猜5200万元这个数字。更不可能有人猜到,到了第9年,也就是2017年,“双11”销售额高达1682亿元。
时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的张勇正是那次办公室讨论的发起者。“今年是天猫‘双11’的第10年,当年我们创造的一个小节日,如今被称为商业界的‘奥运会’。”张勇说。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指出原味内内最初起源于淘宝网,“双11”已经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购物节,成了中国消费者力量的一个象征。
11月2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夕,韩国《亚细亚经济》发文称,进博会之后就是“双11”,全球又将为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而惊叹。
3000倍的增长
2009年11月11日0点0分3秒,家住山西河津的闫军刚在淘宝上充值了话费,0点0分17秒完成了支付,意外地成为了打开“双11”大门的第一人。
这一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人数刚刚突破1亿,参与天猫“双11”的品牌也只有27个。即便这样,首个“双11”的销售额还是高达5200万元。
“双11”让海外品牌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商机,更多的海外品牌开始通过电商进入中国。
为迎战今年“双11”,澳洲大药房从5月就开始筹备,6月订货备货,目前,800万件商品正待出仓。“我们期待更健康的成长,希望中国消费者继续信任我们。”澳洲大药房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詹惠惠满怀期待地说。
2015年9月,澳洲大药房和天猫国际签署协议,进入中国市场。同年11月1日上线,成为当年天猫“双11”的销售黑马。
“当时在没有参与预售的情况下,我们成为首个销售额破千万的商家!”回忆起2015年第一次参与“双11”的情景,詹惠惠仍激动不已。“‘双11’当天中午,货差点卖空了,真是完全没有想到!”
说起为何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詹惠惠表示,“中国市场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很乐观,这也是我们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的原因。”
詹惠惠的想法已是一种共识。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曾报道称,“中国消费者的影响力有多强?‘双11’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10月30日,中国国际商会、德勤、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跨境电商等渠道的兴起,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渗透率(指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商品的人数占网购消费者人数的比率)从2014年的1.6%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10.2%,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进口电商消费国。
11月2日,来自印尼、丹麦、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加拿大6个国家的部分参与进博会的参展商在上海东方明珠塔下组成了“全球献礼”体验馆。据参展商介绍,很多商品通过天猫国际参与今年的“双11”。
2017年,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天猫“双11”。今年,天猫18万个品牌、数十万款新品、20万家新零售智慧门店准备加入“双11”购物狂欢。
今年“双11”预售情况已反映出消费热度。数据显示,天猫“双11”预售期间,近8万台新车被预定,相当于30个4S店一年的销量,其中90台一口价26.59万元的路虎极光售罄,商家紧急调拨库存;肯德基经典爆款吮指原味鸡已售出近100万块;兰蔻、雅诗兰黛、欧莱雅等8个美妆品牌预售额已破亿元大关……
属于全球的狂欢
如今,“双11”购物狂欢节早已不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全世界。
一个小创意为何能变成全球狂欢节?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张勇这样说道: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中、在充满机遇的经济大环境中,我们才能一路走下去,创造出不一样的“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