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以来,东华大学对盐津扶贫攻坚“挂得牢”“帮得实”,并纳入学校“十三五”工作规划内容。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教授、学生实践团队等先后14批次赴盐津开展实地调研,就农村电子商务、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等相关事项开展交流合作。2016年来,东华大学对此做得更多。
选派人才驻盐津。7月,2015年选派的第一任黄草社区第一书记陶康乐期满返校,东华大学再次选派学生处陶俊清老师驻赴黄草社区挂职接任第一书记。11月,东华大学又选派优秀青年教师、理学院卢洪伟副教授赴盐津担任挂职副县长,进一步加大对盐津的定点帮扶工作力度。
邀请专家来培训。1月,东华邀请客座教授马坷老师为全县200名科级干部、100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开展政府公共关系、生鲜电子商务等专题培训,旨在帮助提升盐津干部和创业青年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意识。9月起,继续教育学院架设远程教育系统,为盐津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展职业素养、扶贫、产业等不同专题的视频讲座。10月15日至18日,邀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院长全华教授赴盐津县调研,并为全县的县直单位科级以上领导、乡镇分管领导、各村支书、农村淘宝合伙人等近400人次进行专题授课培训,并为盐津产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专门举办研修班。8月、10月,先后组织盐津骨干教师、校长两批次60人到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育教学专题培训。11月1日至6日,东华大学举办盐津县县域经济发展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盐津41名学员参加学习(其中,带队县级领导2人、科级干部33人、企业及合作社负责人6人)。培训期间,东华大学校领导带队县级领导就干部培养、智力扶贫等多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洽谈。
倾斜招生又4人。2016年,东华大学继续贯彻实行农村地区招生政策,又在盐津招收大学新生4人,并积极实施农村学子“砺志成才计划”,对该4名大学生在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公益服务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赠物捐资双行动。9月,东华大学捐赠80台电脑给盐津县职业中学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校友企业为敬老院捐赠了值数万元的衣物;东化大学在对口帮扶的庙坝镇黄草社区设立社会助学金,联系一位资深教师在黄草小学支教,并向该小学捐赠数千册书刊。此外,东华大学已拨付25万元专用资金用于黄草公路修建,拨付28万元专用资金用于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面对“7·05”自然灾害,东华大学在极短时间内内以爱心义卖、特殊党费等形式,为黄草社区定向捐赠1万余元的赈灾款。
科技实践不放松。今年以来原味内内怎么自慰,东华大学由校长办公室、学生处、团委共同牵头,先后组织4批师生实践团由专家带队,进行实践课题调研,为盐津脱贫攻坚以及全域旅游城市等各个领域的工作提出参考建议和技术支持。其中,7-11月,环境学院实践团先后三次到达盐津县,走访有关职能部门,并深入各乡镇考察了污水处理设备,目前已在牛寨、落雁两乡指导推进两污治理示范工程。
电商发展大支持。5月,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校友资源,帮助盐津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上海光明都市菜园有限公司、上海源之原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盐津县成功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原味内内怎么自慰,今年3月起,学校“云梦盐津”、尚实工作室等师生团队在线上线下开展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大大拓展了盐津县农特产品往外的营销渠道。组建一支由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组成的远程支持小组,帮助盐津县内小微企业、合作社提升包装品质;组建一支由数字媒体专业的师生组成的远程支持小组,协助庙坝镇四季花海和四城同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协助盐津县加强产业电商和全域旅游工作。12月23日-24日,东华大学卿凤翔率众专家到盐津豆沙远卓蘑芋加工厂,兴隆乌金猪养殖厂、茶叶基地、茶厂、公子山茶花基地,庙坝镇黄草社区、电商基地、白酒酿造厂,“彩云归”酒业,牛寨敦厚玫瑰庄园等多处实地调研,有关单位与盐津签订了《盐津县电商领域人才培养协议》《盐津农特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协议》,并举行了“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经济发展联盟(盐津分盟)”“盐津电子商务专家调研工作站”“盐津电子商务大讲堂”“中国电子商务会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还与盐津县委政府积极探讨盐津发展电商事业走好农特产业“最初一公里”课题。
据了解,东华大学还将为盐津的人才培养、环境生态治理、职教园区建设、产业升级等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帮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盐津的脱贫攻坚搭建平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