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从茶水间里创业孵化的内部小产品,依托着阿里巴巴而迅速成长,现已成功坐稳C2C闲置商品市场的头把交椅。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报告显示,闲鱼2020财年GMV超过20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卖家超过 3000 万,月活用户近亿人次。
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增长是企业运营的永恒真理。或许我们可以将「增长」视作衡量一个企业的方向标,但对于闲鱼最核心的还有那绕不开承载着闲鱼社交属性的鱼塘。
“鱼塘”承载了闲鱼伟大使命的建设的产物,其基于地理位置划分或兴趣爱好的形式,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汇聚进行交流与交易,从而提升用户在闲鱼APP上的留存率,赋予闲鱼以社交为新的属性。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在这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与“亮眼”的财报数据背后,却是暗藏重重危机…平台上的违禁品、灰色生意、假货A货屡禁不止,在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利益”可图?被用户疯狂吐槽的交易安全问题,闲鱼能否力挽狂澜?面对平台这乱象丛生的平台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来源于百度闲鱼贴吧
虽然没有官方的相关数据作为佐证,但广大用户的反馈也是真实且有代表性意义的。大量职业卖家的存在说明平台为了提高活跃度,从一定程度上对商家管理开放性的默许。但实际却是对小C用户的挤兑及流量的瓜分。如果任由职业卖家畸形发展,闲鱼可能沦为淘宝特价版的替代品,丢掉了其从分享闲置好物的初心变成了利益交换的工具。
可与相比,平台里还有着更令人怵目惊心,各种讳莫如深的黑灰色生意充斥其中。作为二手交易平台,涉黄涉黑、盗版甚至违禁品交易等灰色地带一直在平台的暗处滋生。
尽管闲鱼发展的声势正如日中天,但平台的固有缺陷和行业痛点日益显露。二手商品交易最本质还是信息透明性和交易安全性。在有关闲鱼的机制问题,摩根频道通过各方信息搜集后,按照交易的流程先后可按照以下排序:
在文章《给闲鱼APP的产品经理一个建议》中提到一个案例也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该博主在闲鱼在正常下流程售卖一款闲置商品,当他成功通过菜鸟驿站寄出快递,但还未支付快递费。碰巧就在这个时间段遇见了买家发起退款申请。
此时在闲鱼APP订单里,卖方商品处于未发货状态下,实际上已经「发货成功」了。而在买家端,由于订单处于「未发货状态」,此时订单是可以允许买家退款的。